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

身體詩學:〈從菜市場到百貨公司〉

        我喜歡逛菜市場,但不是一個人,而是跟母親一起逛菜市場。

        幼年時代,也就是還不用上幼稚園的時候。外婆、母親和我會一起走且長且曲的田間小路,去「街上」買菜。所謂的「街上」,不過是小鄉下火車站附近的市場罷了,我鄉的火車站很小——偶爾會停一、兩輛莒光號就偷笑到不行的那種小站。

逛菜市場的儀式如下:由於外婆家離我家很近,通常是外婆打電話給母親,或者反之,相約在村庄的老榕樹下(如今那株老榕已被砍剁、燒毀),會合後,再走約莫半小時的路程,方可上街買菜。

透過傅錫祺〈菜市〉二首,可以理解當時漢文人如何理解菜市場的功能與商家壟斷市場的問題。傅錫祺(1872-1946),櫟社九位發起人之一,1917年接任櫟社社長,至1946年為止,對於櫟社的史料保存,貢獻頗多。第一首談市場之間的供給與需求,儼然具備經濟學的供需概念。第二首談論菜貨遭盤商壟斷的狀況,即使遭逢他人言語攻擊,菜商們仍不改其壟斷之志。

蒐羅萬有待而沽,予取予求應所需。笑解腰纏付牙儈,馮驩不用嘆魚無。(其一)
春韭秋菘各一區,客來論價擲青蚨。箇中壟斷常登者,罔利由譏賤丈夫。(其二)
*陪母親去菜市場買菜
  鄉下還有另一種買菜的方式,那就是賣菜貨車的到府服務。在街上採購完,回程,我們搭計程車,計程車在火車站附近排班等候,通常,跳表後的價錢是65-70之間,我喜歡看沿途的窗景,至於跳錶,跳個五元或十元就差不多了。計程車直接開往外婆家後,母親和我在外婆家休息,約莫上午十一點多,賣菜的貨車繞小路到外婆家,接著停車等候,喇叭持續放送閩南語歌曲,那歌聲彷彿在探問:有沒有人買菜呀、有沒有人在家,快來買菜呀。

這是一種菜販與居民互動的過程,如果你不跟菜販「交關」,久而久之,菜販就不會再繞小路到你家門口。(菜販的車,真的是停在你家門口……)因此,養樂多跟布丁這類小東西成為最好與菜販「交關」的方式,對外婆與母親而言,又可以疼孫、疼小孩的小確幸——但對我而言,簡直是至高無上的幸福。

        與菜市場相對的,應該就是百貨公司了。苗栗曾有過百貨公司,無論是苗栗火車站前的乾鉅百貨,或是中苗的鯨友百貨,皆開幕不到一年就倒了。我的印象,反倒是三商百貨比較像百貨公司,以前南苗的三商百貨,一樓有賣冰淇淋、二樓有三商巧福、三樓有我最愛的玩具廣場,四樓有全家福(賣鞋子的)。

        誠如黃春潮〈百貨店〉詩中所言:「君不見花樣新翻百貨店,致用備物無一欠。」在〈百貨店〉,詩人頻頻以勸道、說理的方式,告知讀者玩物喪志的壞處,要以君子之心對待這些百貨,不然「破巢無處覓完卵」的下場可不得了。不過,對小孩子的我而言,每當走到三商百貨的三樓玩具區,彷彿是入寶山、豈能空手而回的雀躍神情,那神情一臉寫道:我愛百貨公司玩具。

*新竹SOGO百貨
        因此,詩人黃春潮的勸戒,也不是沒有道理的。有一次,我就差點成為失蹤兒童,在人潮眾多的情況下,我與父母親走失了,在高高的人群中,誰也不認識,只能站在一樓門口枯等哭泣,等待奇蹟的出現。幸好,後來母親有找到我,牽起我的小手。不然,我現在不知身處何方?所以說,百貨公司時常廣播找小孩子的情況,具體的經驗落在我心。無論是對成人或孩童而言,千萬別因小失大,造成一輩子難以抹滅的傷痛。

 君不見花樣新翻百貨店,致用備物無一欠。驪珠龜玉信堪求,竹頭木屑有不厭。
俱收並蓄利民生,馬勃活人方奇驗。惟器是適用無遺,鼎梅尤難宰相念。
胡為玩物偏喪志,君子之心聊屬饜。撫摩珍玩幾時休,所急人間異鉛槧。
破巢無處覓完卵,盆水鷺鷗欣瀲灩。與君卻慕濟川材,無須古柏較花豔。


        話說回來,真正的百貨公司,還是至少要像新竹SOGO,或新竹大遠百那樣吧,對於高中在新竹就讀的我而言,算是開了眼界,原來,這才叫做真正的百貨公司啊。不過,對台北人而言,大遠百算哪門子的百貨公司呢?後來「北伐」求學之旅,真的遇過有人這樣說。

        新竹的大遠百距離新竹火車站有段距離,故大遠百有安排接駁車接送。話說這個大遠百,離新竹棒球場並不遠,高中頗迷棒球的我,因為學校宿舍離火車站有點距離,火車站又離棒球場有點距離,加起來就不少距離。下課後,要步行將近四公里才抵達棒球場的我,有時會偷吃步——假設等接駁車的人沒有很多,或是距離開打還有一段時間,不至於趕不上球場的話,我選擇在火車站附近的麥當勞,坐接駁車至大遠百,再從大遠百步行至棒球場,回程亦然。前提是棒球賽事得在十點前結束。不然,回程通常仍是步行四公里回學校宿舍,結束觀賞棒球的一天。

*新竹市區內的遠百接駁車。
        新竹火車站附近是鬧區,也是補習班聚集的地方。最難忘的是聖誕節,進城內補習時,鬧區滿是狂歡節的氣氛,以往在鄉下感受不到的歡愉,在此隨處可見。可惜的是,多半是消費氣氛多於過節,那時,升學考試以及動物性感傷大於過節氣氛。從邱坤土〈祝聖誕節〉描述日本時代的耶誕節,似乎是同樣的景況,而且並沒有將其視為外來宗教,將之以鞭炮驅逐傳教士,時間回溯再早一點:在清代,就有傳教士在客家庄被鄉人放鞭炮趕走。不過,在邱坤土的日本時代,宗教與帝國已然進入常民生活之中。

基督耶穌一聖神,普施仁愛救黎民。如今大教遍天下,到處欣逢祝誕辰。


  從丘逢甲〈臺灣竹枝詞〉對於西方基督教信仰的描寫,顯然可知漢文人對於外來宗教的抗拒與遲疑,經由〈祝聖誕節〉與〈臺灣竹枝詞〉的對比,可知不同作者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下,對於相同的宗教,儼然有不同的態度與心情面對。詮釋詩作固可從文采、韻律、修辭論之,亦可從詩作觀察詩人對於客體事物的意識形態流轉的過程,體察作者內心狀態的思索與價值轉移,藉此體察社會氣氛與常民生活型態的變化與轉折。

門闌慘綠蜃樓新,道左耶穌最誘民。七十七堂宣跪拜,痴頑齊禮泰西人。

  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